如何化解口罩短缺?供应链视角的一些思考

2020-02-02采购云事业部

如何化解口罩短缺?

供应链视角的一些思考

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邓恒进



“买不到口罩”,让公众近来非常焦虑。

昨天,公众号“国是直通车”推文(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查看)的两组数据,让人非常揪心:

一是,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在天津调研时说“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

二是,生产出的口罩要按国家规定需放置14天,检验合格才能出厂,且没法缩短。

 

2000万只!

按照“4小时就要换新的建议”,如果每天佩戴8个小时,那每人每天就有2只口罩的需求,而2000万只的产能只能满足1000万人佩戴。

1000万人!

现在,我国除西藏之外的所有省区市都启动了“一级响应”,口罩是最基本的防护用品,很多地方要求“必须佩戴,否则重罚”。

1000万,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差距实在太大。

128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访谈时表示“疫情将在未来一周或者十天左右达到高峰,这意味着口罩需求将会有增无减!



根据国家假期延长的规定,企业集中开工的时间大概是210日,企业开工以后,口罩绝对是标配,可以预见对口罩的需求将会出现井喷,且会在高位保持很长时间。

2000万只的产能,相对于庞大的需求,只是数量上的差距,如果再加上“生产出的口罩要按国家规定需放置14天”的做法,供需匹配上将出现严重的缺口。

如何化解这种短缺危机呢?依托供应链,抛砖引玉,提一些粗浅想法:

 

口罩供应链大致如下:


 

企查查显示,全国口罩生产企业超万家,而现在日产只有2000万只,证明大量产能还没有释放出来。如何释放?需要从口罩企业的供应要素入手。

原料、工人、机器、物流四个要素中,

物流最容易解决,快递企业响应号召,已经陆续开工,这要归功于近年来电商物流的发展;

机器比较难办,采购、物流、安装、调试需要很长时间,通过购置新机器来增加产能,时间上很难满足,还有企业会担心,疫情过后的产能过剩问题;

工人比较棘手,企业的很多员工来自外地,之前大都放假回家,现在要返厂面临很多困难,一是很多地方封村、封路、客车停运,返厂交通不是很顺畅;二是返回路途中可能会感染病毒,回厂后可能会产生交叉传播;

原料供应也是问题,口罩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也在放假中,突然产生的海量需求让原料供应企业也面临着与口罩企业同样的问题。

由此看来,单靠企业力量来快速增加产能很难办到,需要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不过,支持不应只是“视察、督办”、“激发情怀”和“喊口号”,而应像浙江的政府部门那样拿出真金白银,说到底“盈利才是企业的第一责任,也是他们的不竭动力”。当然,给资金、给补贴、给政策需要讲究策略,最好是能精准地撬动激发产能的杠杆点。

比如,在工人、机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聘请精益专家深入工厂指导企业快速提高产能。昨天就看到了苏州致远翊咨询专家到口罩企业进行产能提升现场诊断的报道。国内有不少精益专家,这个时候政府应该激励他们出手了。


还比如,面对工人短缺,政府可以出面组织本地人员,参与细分工种的快速培训(TWI-JI),只要资金到位,应该不是很难,了不起几百人,实在不行,可以求助人民子弟兵。

紧急需求、紧急生产、紧急供应、紧急物流,企业成本会陡然增加,到底是允许企业适当涨价,还是政府补助资金缺口,还是给予其它方面的补偿?应该有个明确的政策,不能让相关参与方“流汗又赔本”。

还有,对于企业的外地提前返厂人员,除了资金上的补助外,还得有明确的医疗手段,确保不要造成病毒传播。

 

除了供应端的考虑,为了应对产能不足,需求端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

首先是需求等级的明确。患者、医护人员、陪护家属、防疫人员、普通民众对口罩等级的需求肯定不一样,大家一味地去抢购医用口罩,去囤积N95口罩,势必会影响对必需人群的保障。有网友开玩笑讲,口罩卖天价也是好事,普通人买不起了,自然就可以把有限的产能让渡给急需要的人群。



其次是佩戴场合的细化。这两天经常看到有人在空旷的公园里、少人的马路上还戴着口罩,个人认为是一种浪费。除了疫区,除了人群密集区,除了三三两两聚在一块儿聊天外,在人员稀少、空气流通的地方,其实应该不需要佩戴口罩,要不防疫专家为何建议室内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

再次是佩戴时间的调整。现在普遍认为佩戴4小时应该更换,是不是所有佩戴的人都应该遵循4小时呢?是连续4小时,还是累计4小时?出去偶尔戴了一下,4小时后能否继续戴,要继续戴的话应该做哪些处理?

第四是能否考虑替代品?医用口罩短缺,普通民众是否可用工业口罩来替代,什么规格的工业口罩可以成为首选?KN95的买不到,KN90的行不行?不带阀门的口罩是否应该也行吧?如果实在买不到,用5升的食用油桶改制一个行不行?



需求端的调整,需要权威专家给出建议。现在网上有很多建议的内容,但在前期很多谣言的影响下,民众不太敢去采纳。急需要权威专家的建议,可以像公布疫情信息那样,在权威网站上集中公布最新的口罩佩戴建议。近来有一篇《方舟子:不宜要求普通公众戴口罩》的文章,其中观点是否值得参考,需要权威来呼应,而不是给“一删了之”。

 

还有,国家关于“生产出的口罩需要放置14天”的规定也值得关注。现在是否还在按照14天来执行,没有按规定执行的话是否存在感染隐患?为什么需要14天,借用一些技术手段,是否有缩短的可能?所有的医用口罩都必须14天吗,还是可以区别对待?

 

另外,还需要提高供需对接,统筹调配的水平,避免一边短缺,一边浪费的现象发生。现在自行募捐,点对点供应的现象还比较多,有可能会产生大量囤积。为了提高效率,据说国家已经开始统一调配,工厂出货要靠红头文件。效果如何,需要有更细化的保障措施。

 

                             转自:南通供需链管理